1990年前后改革背景下的国营经济产业配置(国企简史之十九)

来源于:新闻资讯 日期:2024-03-16 13:29:56 浏览:15次

  日前,在国资委暨中央企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国资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郝鹏强调,学习党史要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要突出央企特色、突出学用结合。

  为突出党史学习的央企特色,企观国资特邀国资国企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剧锦文教授,帮助读者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历史,以资读者系统了解国资国企发展沿革、国企改革脉络,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启,我国国营经济也迈开了产业重组的步伐。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国营经济的重组先后经历了“调整时期”“重点建设时期”和“治理整顿时期”等不同阶段。尽管在每个小的阶段上,国营经济产业重组的重点不一样,但已经体现出国营经济向基础产业集中的基本趋势。

  “重点建设时期”主要指从1983年开始到1989年的六年时间。由于这一段时期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大多分布在在若干产业的若干重点项目上,所以,有时也称之为“重点建设时期”。

  据统计,重点建设的六年间,政府共安排建设项目3l9个,累计完成投资2486.2亿元,占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29%,这必然对国营经济乃至非国营经济的发展、产业分布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国营经济的发展及其产业配置中,首次将邮电通讯业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第六个五年计划,规定基本建设投资要突出能源和交通这两个重点。

  1986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我国的第七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七五”计划时期将继续强调重点建设,一方面要把食品制造业、服装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和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求逐步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并首次将邮电通讯业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

  六年间,我国能源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占有突出地位,共安排了123个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达1088.9亿元,占工业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的55.2%,占同期基本建设能源工业投资的52.7%。

  在这六年中,国家对原材料工业实行倾斜政策。选定76个重点项目,实际累计完成投资818.7亿元,占同期基本建设原材料工业投资的77.8%。“六五”期间选定重点项目39个,完成投资329.9亿元,占重点项目投资的34.9%,占同期基本建设原材料工业投资的91.6%。“七五”时期施工项目增加到70个,投资总额达到488.8亿元,占重点项目投资比重的31.7%,占同期基本建设原材料工业投资的70.7%。

  六年间政府安排交通运输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共65个,占全部重点施工项目的20.4% ,累计完成投资450.5亿元,占同期交通运输业基本建设投资的38.7%。在交通运输建设中,政府主要加强公路、水运、航运投资,投资幅度大幅度增长,比重逐年上升。

  其中,邮电通讯,六年间共选定1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9亿元,占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的6% 。

  在六年重点建设时期,一方面,政府通过直接投资进一步将国营经济集中到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另一方面,在广大的竞争性产业领域,采取鼓励非国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在各种政策的鼓励下,在国营企业难以企及的产业领域获得了很大发展,分担了国营企业的一部分任务。这一段时期,国营企业与非国营企业之间更多地是合作,两者之间的竞争还不是主流。

  总之,在政府的重点投资、乡镇企业、外资和私营经济不断壮大的共同作用下,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统计,到1985年,国营经济的产业分布的基本情况是:国营企业的重工业总产值为3202.65亿元,占全国重工业产值的78.1%。而在轻工业各产业中,国营经济的比重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984年的轻纺工业总产值中,国营企业占66.1% (1978年这个比例为69.3% ),城乡集体企业占32.32%,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占1.54%;固定资产原值中,国营企业占72.45%,集体企业占26.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占1.05%。

  “治理整顿时期”是指政府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到1991年推行经济紧缩和调整的政策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出现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过快增长,引致产业体系再度出现严重失衡。

  1985年至198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7.8% ,其中1988年达到20.8%。在工业的快速地增长中,又以加工工业增长最快。1985年至1988年,全国轻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9.1%,重工业中制造业产值年均递增17.3%。1988年两者分别增长22.1%和21.6%,均高于全国工业的平均上涨的速度,也高于基础产业中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产业的上涨的速度,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基础产业更加不足以满足经济过快增长的需求。

  在这样的形势下,政府迫不得已于1988年下半年再次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政策。在调整初期,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压缩过度膨胀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在产业方面的政策是大规模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坚决关停前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加工工业,特别是地方举办的那些没有正当原料来源、重复建设的家用电器厂、易拉罐厂,以及一些乡镇举办的小棉纺、小毛纺、小烟厂、小塑料、小铝厂等,从而使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但是由于调整政策太猛,加上当时外国对华经济制裁,从1989年下半年起国民经济出现了市场疲软且逐月加重的局面。工业上涨的速度大为降低,国营企业速度型效益不能有效发挥,随即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为此政府不得不从1990年初开始重新再启动经济。

  为了达到重新再启动经济的目的,政府出台了保国营大企业等一系列政策。1990年,政府确定了234户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影响、承担国家指令性计划比例大、经济效益好、出口创汇多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骨干企业,实行“双保”的特殊政策,即企业保证向国家上缴一定数额的利税,政府保证这一些企业所需能源、原材料、运力和资金等主要生产条件。

  这些企业主要处于能源、电力、石油、钢铁、化肥和汽车等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从而使这些领域的国营企业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加强。

  而其余国营企业,特别是处于竞争性产业领域的众多中小型国营企业,由于得不到特殊政策的优惠,在疲软的市场面前日益陷入困境,从而迫使一部分国营企业不得不从某些竞争性产业领域退出。

  总之,这一段时期国营经济的产业配置体现出向基础产业集中的趋势。然而,由于非国营经济的迅速壮大,开始与国营企业展开竞争,并迫使一些国营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这是决策者始料未及的。

  注:本系列文章是在剧锦文先生《国企简史》文稿基础上,由企观国资编辑压缩、改编而成。因为篇幅所限,仅采撷其要而去其详述,由此产生的表述不清晰、不完整问题,由编者负责。想完整了解,欢迎关注《国企简史》文稿相关动态。

  原标题:《1990年前后改革背景下的国营经济产业配置(国企简史之十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