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新:1992—2002年十年改革的历史

来源于:新闻资讯 日期:2024-02-15 15:46:04 浏览:15次

  1992年年初南方谈线月中国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的十年,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对此阶段的历史方位加以阐述,对此阶段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对于整个改革开放史的研究都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从突破原有经济体制起步的。由于当时最为突出的是农业和农村问题,因此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不过,农村改革的初期还是解决经营权问题,并非解决体制问题。真正在体制上进行改革是从城市开始的。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无论是围绕着企业扩权试点,还是试行经济责任制,无论是疏通流通渠道,还是发展多种经济形式,都是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很形象的一个比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白准确地提出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新发展,是执政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认识飞跃,对改革开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就是从这时起,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我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阶段的开创时期,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时期,同时也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还是实现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目标,继而为21世纪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进入更好的、良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围绕这一目标,在改革的观念上,重点不是如何冲破旧体制的束缚,解决旧体制中积累的问题,而是全面转向研究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在改革的方式上,不再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指导下,有步骤地朝着建立新体制的目标迈进。在改革的布局上,不再是局部的、单一的,而是全方面推进,重点突出,成龙配套,持续深入。

  从1992年起,改革开放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改革就是全方位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国防体制的改革逐步展开,协调跟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地增强。公用服务和能源、交通领域价格改革不断深化。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流通和经营销售的方式不断拓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济体制改革,不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再就事论事,小打小闹。而是注重改革的成效及协调推进。比如,90年代前半期宏观调控在管理手段上,强调金融管理和税收征管体制上,从金融财政入手,措施是有保有压,有张有松。压房地产,压开发区,压股票;保农业,保重点建设,保交通,保能源。为此,金融改革的重点是逐步缩小政策性贷款的数量和范围,实行政策性贷款与商业性贷款分开,建立以商业性贷款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监管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能独立承担稳定货币供求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

  财政税收改革的最大的目的是发挥税收对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税收改革,适当增加财政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中央财政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实行分税制,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财政共享收入,并对地方税收征管体系做调整。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税负环境,改变国企税负高,使各类企业之间税负大致公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财税法治体系和税收监管体系。

  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公司进行公司体制改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途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制度的典型形式。具体体现在:一是企业独立于出资人的法人地位;二是股东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董事的信托责任。当时提出的国企改革十六字方针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正是由于目标明确,政策得当,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的总实力大幅跃升,国内生产总值到2002年达到10.2万亿元。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工业改造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经济稳步的增长质量和效益逐步的提升。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国家外汇存底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2864亿美元。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万亿元,特别是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形成3.2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办成不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1]社会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国家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由1997年的65%提高到2002年的91%。高中阶段教育得到加强。高等学校从1999年起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考录取率从36%提高到59%;2002年高等学校在校生1600万人,是1997年的2.3倍;五年内全国本专科毕业生1300万人,毕业研究生31万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建和改建学生公寓4800万平方米,超过1950年到1997年的建设总规模。基本建成结构比较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职业和成人教育体系。特殊教育、早期教育得到重视。民办教育迅速发展。

  在经济较快增长、物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3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城镇和乡村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4.6万亿元增加到8.7万亿元。居民拥有的股票、债券等别的金融资产也有较多增加。[2]家用电器进一步普及,电脑、轿车慢慢的变多地开始步入居民家庭。公共服务设施、人均绿地面积逐步扩大。法定节日假期增加,外出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消费明显增多。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均期望寿命在2002年达到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农村贫困人口由4960万人减少到2820万人。在13亿多人口的国家,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10年恰逢世纪之交,“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第三代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党中央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外贸出口一度出现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同时,果断采取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着力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档次。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提高口岸管理上的水准和通关能力。由于措施得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出口大幅度增长,并进口了大量国内急需的设备、技术和短缺原材料,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在扩大开放的政策导引下,中国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合作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四周的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开展带资承包,投资经营,提供无息、低息贷款。这样做,既有利于巩固传统友谊,又有利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中国还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抓住机遇,积极扩大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吸收外资同国内产业体系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在注重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努力完善法制,提高政策透明度,提供优质服务,软环境也有很大改进。

  努力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有利时机,使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大大增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325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世界上的排名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五位;出口总额由1828亿美元增加到3256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一直在优化。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升。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年到1997年的总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这时期确立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高举的伟大旗帜,是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

  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个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理论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总结近二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只有这个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础要求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应该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应该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应该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的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正是有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两面旗帜的指引,从始至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情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才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世纪之交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取得如此成就,并为十六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的一大创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公有制经济在调整和改革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显著地增强;城乡集体经济得到新的发展;股份制经济逐步扩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第二,正确地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取得成效。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稳步的增长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第三,坚持全方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热情参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变挑战为机遇,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比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支持、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同时,抓住粮食供给充足的有利时机,实施退耕还林,既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又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因地制宜,不搞行政命令,尊重农民意愿。又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不仅在于坚持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还在于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切实搞好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两次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相继制定和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下岗分流人员,通过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代缴社会保险,促进实现再就业。对关闭破产企业,首先要妥善安置职工。据统计,1998年以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2700多万人,90%以上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先后有1800多万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了再就业。同时,逐步完善“三条保障线”。各级政府逐年增加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方面的资产金额的投入,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两个确保”和“低保”的资金达594亿元,是1998年的6.2倍。从2001年起,在辽宁全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为在全国逐步推广积累了经验。

  1994年中央会制定当年工作要点时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今年全党工作大局”。经过一年实践,中央在全方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深刻认识中国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20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大局。1995年9月28日,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还要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付出了代价取得的共识。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变动,各种矛盾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保证。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能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我们的治国方针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的关系,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这是党的第三代集体执政时期的显著特点,这为未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正确地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宝贵的执政经验。

  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但是党的领导作用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第三代集体始终牢记关于要抓好党的建设的嘱托,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课题,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是:“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根据党建工作积累的新鲜经验,面向新世纪,将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总目标和总任务进一步概括为:“把党建设成为用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加强思想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党提出用理论武装全党,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以此为契机,全党掀起理论学习高潮,有力地促进全党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在组织建设上,慢慢地增加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意见,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为了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党中央把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根据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在纪念中国成立75周年讲话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党的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五条标准:第一,要有远大的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第二,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第四,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第五,刻苦学习,勤奋敬业,慢慢地增加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相关知识和能力。为切实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党委普遍加强干部培训工作,要求广大干部不但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要努力钻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

  执政的中国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之所以能够始终做到坚强有力,还在于它的与时俱进。十三大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十五大有所深化,有所前进,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在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站在这样的历史方位和世界格局,中国面对新的考验,它在自身建设上提出了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对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科学把握,是党的第三代集体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政治保证,为此后党的建设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国网,http://。

  [2]《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国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