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专题研讨会

来源于:行业动态 日期:2024-04-14 01:54:09 浏览:15次

  为深入学习领会广东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精神和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日前联合举办“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专题研讨会暨前海学术沙龙。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院长陈民致辞,深圳市政协党组成员、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副会长陈林作会议总结。

  “编制‘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可以轻松又有效评估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深圳市社科院院长吴定海表示,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由科学技术创新、新型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要素优化组合5个一级指标,科学技术创新投入、新型生产要素11个二级指标,以及研发投入总额、高端产值规模等22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科学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新质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测量器、新型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物质载体、要素优化组合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开放促改革加快了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在深圳的率先形成。”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表示,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先行先试和引领作用至关重要。面对当前经济挑战,深圳要从始至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坚持以观念更新为动力,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应对逆全球化趋势和国际竞争;要尊重市场规律,以制度环境的优化提振企业家信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深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孙华明认为,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重点是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活力、企业和企业家活力。深圳接下来纵深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点要推动经济领域、教育科学技术人才领域以及营商环境领域的深化改革,探索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四链融合”机制,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高等的变革,包括新型交叉学科的大量产生对学科设置的变革,数字技术应用对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数据相互连通对高校管理体系的变革。”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毕明阳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对理工科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创新。在理论创新上,要探究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途径,持之不懈地研究宣传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在方法创新上,既要应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方法、手段和工具,也要结合新质生产力催生出的对新知识、新理论的现实需求,不断拓展研究视域。

  “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前沿性,其中低空经济所蕴含的气象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常务副主任蔡银寅表示,发展的重点是有效解决空路问题,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深圳具有飞行器制造技术优势,应当在气象科技领域发力,率先推动相关产业链建设和商业化运营场景搭建。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教授表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过多地关注“科学技术创新”“技术革命”“产业转型”“要素重构”等,但实际上体制机制改革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推动政府改革建设有为政府,要发挥好政策引导功能和营商环境营造功能,构建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有效市场的政策环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创新氛围以及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联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深化改革、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新质生产力作交流分享。前海管理局制度创新处副处长杜文洁、福田河套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政策法规部副部长蔡志腾,南方科技大学全世界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陈能军,深圳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博士刘颖,安永(中国)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业务主管合伙人梁斯尔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