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 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发挥中央企业战略支撑作用

来源于:行业动态 日期:2023-12-08 11:15:21 浏览:15次

  原标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 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发挥中央企业战略支撑作用

  1月31日上午,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始以来,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成果。《国资报告》杂志邀请国资委相关业务厅局、地方国资监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员工代表、产业链合作伙伴、专家学者等纵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革成效。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的署名文章《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发挥中央企业战略支撑作用》——

  习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一定要具有的重要特征。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征程有新挑战,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顶梁柱和制造业强国的主力军,必须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的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改革创新,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体系呈“内向化”趋势。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调整和重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脱钩断裂等风险挑战不容低估。中央企业作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必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的发挥新型制优势和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巩固培育长板优势,着力增强产业安全性稳定性,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控制力,把握发展主动权。

  从内部发展需求看,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虽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供需错配、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们国家的经济高水平发展的突出短板。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定要坚持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着力发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力军、国家队作用,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把握发展先行权。

  国资委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央企业立足全局全国全产业链,强化勇挑重担、敢打头阵的责任担当,切实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加强组织领导。国资委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方力量给予协调保障。先后组织并且开展近50次现场调研会、工作部署会和链长经验交流会,不断增进思想和行动自觉。相关中央企业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了上下贯通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夯实工作基础。按照“建体系、搭机制、强保障”总体要求,强化产业链基础理论研究,印发指导意见、链长工作指引等相关指导性文件。“开门办链长”,与有关部门开展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百链千企”专项金融活动等工作建立沟通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汇聚工作合力。

  坚持重点突破。立足中央企业产业基础和优势特色,指导推动企业加快构建重点突出、协同联动的产业链组织管理模式,营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效运转的产业生态。2021年,中央企业围绕产业链卡点堵点明确近460个强链补链投资项目,合计完成投资约9300亿元。

  链长建设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企业正在慢慢地实现由单一产品视角向产业链视角转变,从关注短期经济价值创造向夯实产业链基础逻辑转变等一系列转变,取得了一大批建设成果。

  产业链底数逐步清晰,探索攻克产业链短板弱项的“央企解决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摸排产业底数,搭建了链长建设工作信息系统,推动链长工作实现数据归集、动态更新、可视化展示。链长企业梳理了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重点企业,总结了影响产业安全发展的核心问题,形成“图谱-清单-举措”强关联的工作体系。

  发挥了主体支撑作用,切实当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国资央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和薄弱环节,锻造长板优势,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加速产业链发展建设。如,中国电子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链PKS“中国架构”实现突破,飞腾CPU与国际主流产品性能差距缩小,麒麟操作系统信创市场占有率达85%;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字控制机床确立为第一主业,深入推动行业整合融合,在五轴头、光栅尺等关键产品研制上取得突破;中国中化引进2万多种优异种质资源,积极吸收先进生物育种技术,有力推动我们国家种业跨周期赶超战略实施。

  发挥了融通带动作用,努力成为产业生态培育的组织者。充分的利用中央企业规模、数据、应用等优势,牵头做好产业链资源协同和共享,促进各主体间深度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带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融入到链长企业的产业体系中,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如,中国移动打造5G“试验田”,推动跨企业合作、跨行业协同,形成智能电网、智慧矿山、高精度定位、智能车路协同等一系列应用标杆;中国商飞建设大飞机创新谷,搭建大飞机创新资源集聚平台;中国中车集团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培育带动上下游20多个配套产业、超3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踏上新征程,要持续深入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提升出资人产业属性监管能力,更多从国家战略全局谋篇布局,聚焦国资国企新时代功能定位,进一步丰富“管资本为主”的内涵边界,完善以使命导向和战略管控为主的产业属性监管方式,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及基础关键环节集聚,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

  聚焦战略目标,推进链长行动。力争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和锻长板优势的链长企业,打造一批新形势下的关键性支柱产业,带动细致划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搭建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专业分工、协同发展,产业链条融通创新、交织成网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逐步形成具有全球领先水平和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强化保供稳链,畅通产业循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和创造新需求能力,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在保障经济循环畅通、促进高质量平衡发展上发挥支撑托底作用。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和粮食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大力实施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保链稳链工程,着力做好供应保障、协同储备和渠道备份,确保极端情况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坚持补锻并举,夯实产业基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组织并且开展跨产业跨企业重大共性需求协同攻关,主动承担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相关任务,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产品示范应用、迭代升级。培育长板杀手锏,立足产业规模和配套优势,强化研发技术和产品推广,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依赖关系。

  突出优化升级,培育支柱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化产业数智赋能,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搭建供需对接、要素整合、融合创新的平台型企业,培育更多具有数字化的经济和信息时代特征的新型中央企业。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投入力度,聚焦集成电路、基础机械、新材料、生命科学等方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投入保障能力,培育新形势下关键性支柱产业。

  统筹内外资源,优化产业格局。以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为抓手,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高效聚集,打造布局合理、链条完整、安全高效的产业体系,建设一批高质量产业集群。引领产业对外开放合作,科学研判全球产业集群重构趋势,加大四周的国家投资力度,构建根植国内、立足亚洲、面向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增强中央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掌控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