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任务与目标

来源于:行业动态 日期:2023-11-20 06:09:44 浏览:15次

  我国国有企业将向何处去,怎么样确定下一步的改革目标?正在成为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确定,首先取决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未来的发展前途,其次是国有企业在新格局中的地位的正确认识。正常的情况,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2015年顶层设计的继续,难免有些旧话。可是读了会议消息,觉出许多新意,语气迫切,历史纵深感强。这显然是从大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方位来讲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三年行动的结果是什么,要想清楚、说清楚。

  我们在这里提出历史方位这个词,来寻找国有企业改革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坐标。我们所寻找的是这样的背景,与过去不同的新格局。因为这样背景的存在,让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目标与2015年有许多不同、不可或缺。

  从6月30日公布消息以来,人们一直在期待。9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及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国企改革的全局性、历史性与紧迫性,表明国企改革的坚强决心。虽然三年改革行动方案未出来,但是感觉到将有一系列切实措施出台。

  这个会议内容对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一是动员,二是部署。会议指出,习格外的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具体施工图的提法意味着,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更多具有设计图特征,而三年行动是施工图。

  我们曾经担心按照设计图的特征来做施工图,很容易弄得人们认识混淆起来。设计图纸与施工图纸区别,在于设计图是方案创意的图纸,施工图是用于指导实际施工的图纸。设计图,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和使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或有几率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施工图,是用以指导施工的图纸,包括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等专业,深度要比方案图高,细部尺寸,构造做法都要详细表述清楚,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当然包括时间表、路线图在内。今天,听到会议上讲的,我们是有信心的,因为这张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的,是要办事的。确实,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着不可衡量、不可考核、不可检验的问题,也存在着不办事的现象。一些部门以文件来落实文件,导致改革空转,国企改革成效如何,也无法做量化考核。到底什么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就值得琢磨了。怎样理解可衡量,正常的情况包括时间、行业、责任人、数量、程度、规格等各方面的可能具体化的信息。可考核、可检验当然也有数字、时间。将要出台的方案是怎样做到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很值得期待。

  是要办事的,这句话通俗得不能再通俗了。这隐含着对不办事的劝诫。意思是施工图不要搞成设计图,不能不办事。口号喊在嘴上,标语贴在墙上,行动只在会上,就是不办事,或者办不下去,这是我们从始至终反对的不良风气。

  对于国企改革,是这样表述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一是国有经济,二是国有企业,三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后归结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意象更加宏大、宽阔而深远。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及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体现了党中央因势而变的务实之举和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为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方向。目前,我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双循环互促的辩证统一新格局。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通过双循环为国内产业创造更多机遇,既促进产业有效运转,也保证就业和收入。要提高双循环的质量和效益,国有企业一定要发挥引领作用。国有企业要有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打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要推进高水平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要更加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向进口与出口、资金流入与流出双向均衡的双循环转变。同时努力维护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运转,加强安全性稳定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国家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有企业保持战略定力,需要辨清形势、着眼长远、化危为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会议要求,要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在形成更成熟更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督管理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这里提出三方面要取得明显成效。目标体系是已经明确的,怎样围绕三方面要取得明显成效,是三年行动方案的内容。

  这把实施三年行动的四项具体任务提出来了,加上后面的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便是七项任务了。消息中落实董事会职权,可以归于现代企业制度范畴。不过,有这一句,意味国有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会议没有从细微末节来讲国企改革,而从五个方面强调国有企业的作用,除了国有企业本身,更多地从国家的角度、时代的需要与现实的压力来考虑国企改革的效果。从宽广的视野、宏大的背景来提出要求。

  无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还是在新局面下,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国有企业都是一种特殊企业。这主要体现为,国有企业具有不一样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在国有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发挥特殊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也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承担当时条件下的特殊职能。当前的背景构建新发展格局,国企改革要有利于就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会议强调,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首先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要加强党的领导,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二字,是一个新的定位。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前的提法大多是稳妥推进,而此次是积极稳妥深化,这一方面意味着可能会加快混改的步伐,另一方面可能在混改的深度上作出更进一步的探索。

  显然,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改革的主要目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谁牵住了科学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赢得发展的主动。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创新是决定畅通大循环的关键。创新决定命运,硬实力畅通大循环是首次提出,这把创新放到了决定命运的高度,并把它放在了双循环新格局中,认为其是硬实力,足见高层对此之重视。要以创新为突破口,提出大胆充分的激励,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品质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大胆充分的激励与有更大作为是一种因果关系。显然,大胆充分的激励意味着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品质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三方面,有更为激进的改革措施出台。

  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要推动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做好制度安排。这是从社会主义制度角度提出与回答问题。今年以来,罕见疫情的影响,则坚定了这一制度自信,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问题,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国有企业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让国有企业真正起到抵御宏观风险的托底作用,是第一次提出托底作用。

  在讲到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时,不是我们平时讲的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而是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是国企民企间的重组,属于国企民企间产业链式的重组。首次提出推进国企民企兼并重组,这也印证了混改将进一步深化的预期;同时,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进行战略性组合也是一个新提法,由于国企大多位于上游,是经济的主干,而众多民企大多位于中下游,是经济的枝叶,两者的配合和组合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而后者也正是六保的一项重要内容。

  会议提出分类问题。对国有企业承担公益类业务,要进行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补贴体系。后面这句话是有背景的。近期美国、欧盟、日本同时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除了指责中国低价倾销产品,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来自政府的各种补贴政策。财政补贴制度是政府以财政资源支持某些产业或某些市场团体发展的非市场激励行为,多见于产业政策。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欧盟和美国,对某些产业也存在补贴,如巨额的农业补贴。据了解,欧盟和美国农民收入的40%来自政府补贴;韩国、冰岛、日本、挪威、瑞士等国的补贴更高,农民收入中有60%来自政府补贴。不过,补贴制度由于其非市场特性,而且财政补贴容易造成国际贸易不公平,经常遭受市场的指责。从大的门类上看,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资产等方式来进行。政府补贴的理由繁多,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政府发展资金、技术改造补助、企业奖励、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引导资金等,也有诸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央补助资金、课题专项经费等名号。政府补贴在关键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期能起到因势利导、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如果连已经获得长期资金市场融资支持的这部分中国最优质的公司都需要大范围政府补贴的话,不仅有可能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会促进加大财政压力、削弱供给侧改革的减税空间。然而,这里提出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补贴体系,是有所指的。符合国际惯例,是指不是笼统地取消补贴,而是从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的需要出发来确定补贴的行业与企业。中国的财政补贴发生在战略新兴起的产业、农业、工业、出口、新能源汽车、金融业、某些创新领域等多个角度。从历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不难发现,政府补贴的行业横跨传统汽车、钢铁、煤炭、铝业、金融业等多个竞争性行业。现在,很多行业会取消的。但是,不是美国指责中国政府的各种补贴政策,我们就取消什么。不能他们在补贴,我们却去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