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企人才需求上升企业战略部分薪酬2万起

来源于:产业咨询与投资 日期:2024-02-04 05:32:45 浏览:21次

  今年,克而瑞物管在行业内首次引入“服务力”来衡量物业服务企业持续并创新性实现用户需求的能力。其中,企业的人才组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克而瑞物管服务力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新招聘人员数约为现有规模的20%。除了传统的物业安保、客服,还更多引进财务、投资、市场及营销、数字化产品研究开发等人才,物业服务人员日趋多样化。

  物业服务企业不仅从外部招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短期的人力资源补充,在今年的校招中,也开始慢慢地培养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人才。目前已经发布校招信息的企业中,新希望服务的时间最早,在8月就慢慢的开始了校招,之后绿城服务、旭辉永升服务等头部企业也陆续发布了校招信息。

  万科物业CEO朱保全认为,招贤纳士,比假设的商业模式更重要。人力资本在物管行业逐渐重要,能否吸引更加多的人才进入,并把人才留下来,这关乎行业的未来。

  在大众认知中,物业服务企业通常的招聘对象都会是基础物业服务的保洁员、秩序维护员、设备维护员、绿化护理人员等,但是从企业的校招信息来看,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岗位和集团综合管理层开始增多。

  从组织架构来看,大部分企业校招培养的管理人员不仅限于服务总部的人员,也有服务项目的专业项目经理。

  以绿城服务为例,在2021年的校园招聘中,把校招计划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城就生”,这个计划的目标人群是顶尖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经过高密度的行业培训、项目实战、管理赋能,在3-5年内,使其成为集团及分、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梯队人才,这属于综合管理型人才。

  “新活力”计划则是针对全体毕业生,同样通过管培生选拔机制和全面系统培养,让其在3年内成长为专业的人才或者项目经理,此类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物业技能的人才,更加贴近于物业服务。

  从具体细分岗位来看,企业招聘的岗位也更加多元化。以前,物业服务企业的校招岗位仅限于客户服务、工程、拓展、支持等基础工作中,现在,各家企业招聘岗位范围拓展到了商务管理、信息技术、策划宣传等多元的岗位,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综合化。

  增值服务、智慧物业兴起使物业服务企业的业务发展范围更加多元。从社区教育、社区金融、社区零售到社区广告,社区中的“宝藏”正在被物业服务人员一点一点的挖掘出来,物业服务企业的业务不再限于物业,而是更贴近业主生活。

  例如在世茂服务的招聘岗位中,出现了“世集管培生”,“世集”是世茂服务在9月刚推出的新生活品牌,该品牌打造的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服务模式,集合了线上智慧生活服务与线下人文美学空间体验,以此来增加业主粘性。

  而互联网、物联网的兴起也推动了物业服务企业的智慧化进程。近年来,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社区中的智慧化设备增加了不少,巡逻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智慧停车场、定时浇灌系统等成为了物业服务的“好帮手”。同时,企业也在通过自主研发或者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开发内部管理系统,让社区中的人、事、物都串联起来,形成服务闭环。

  在智慧化背后,必然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智囊团支持,而行业中的头部企业也在全力打造这样的团队。例如,在中海物业的招聘岗位中,就单独将信息技术进行分类,涉及了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岗、大数据算法工程师等。

  除了岗位之外,物业服务企业还为员工提供了在市场上也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和福利。

  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在新兴的岗位例如AIoT产品经理,物业服务企业能够给到2万-2.5万的薪酬范围,而别的行业相似的岗位仅能给到1万-2.5万。所以对于人才的吸引,物业服务企业可谓是“不顾一切代价”。

  多元化的岗位为公司能够带来了多元化的人才,多元化的人才为公司能够带来了多元化的视角,这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但是,跨行业的人才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会存在进入障碍,难以立刻从物业服务的方面出发,就会出现“劲不往一处使”的情况,企业就需要完善的培养体系,使多元化人才成为“自己人”,这样才可以发挥出最大效用。

  针对应届毕业生,物业企业会设置单独的晋升通道。这样的培养体系使其能够在3年内成为专业经理,5年内成项目负责人,8年后成为企业管理层的后备人选,加快其晋升速度。

  例如中海物业根据组织架构将入职的应届生分为两个路径,“1358成长路径”依托于“航系列”培养项目,通过导师制、轮岗制、专项培训等,在1年、3年、5年、8年后分别将其培养成为各个综合管理职级的有力候选人。

  选择了“星航道计划”的应届生则会通过定向加速培养,在1-2年内成为懂经营、擅管理的项目经理。对于刚刚入职的应届生来说,清晰明了的培养计划更有助于其明确发展趋势,找到自身定位,更快的融入公司发展之中。

  除了应届生,部分企业也会对不同职级的员工设置其发展规划。完善的培养体系就像一个助推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规划,使员工的工作技能能获得最大化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的培养体系与房地产的培训体系相似,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了不同的培训计划。

  以绿城服务的培训体系为例,从资格认证体系来看,从A到G1一共15个级别,对应着不同阶段的培训计划。“柠檬计划”是针对绿城新员工素质培训,“启航计划”和“远航计划”主要是针对项目和公司的经营班子梯队人才教育培训和储备,“领航计划”是总经理梯队人才教育培训和储备。

  完善的培养体系可以为员工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也能让企业通过不同的计划选择到合适的候选人。

  将人才招募之后,企业逐步加强并规范丰富化企业内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设置透明化晋升通道才能确保人才成长。

  根据克而瑞物管服务力报告数据显示,TOP20企业中25%构建了校招生培养体系及人才成长通道。通过校招的成熟通道,为企业的规模发展打下梯队。企业招募的校招人才并不能在短期内为其带来较大的成效,但是从长远发展看来,现在企业招募的人才将会在5-10年后,成为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行业热度上升中,物业专业服务的价值获得持续认可。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业主对于物业服务力的感知得到了提升,而政府也在逐渐将物业服务纳入基层管理中,物业服务的边界向城市服务扩充。

  物业管理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是物业服务和核心,在急速扩张的今天,物业服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可谓是“求贤若渴”,甚至将人才需求上升到了企业战略当中。

  1、传统物业服务侧重基础服务,任旧存在一些社会偏见。过去物业服务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刻板印象,认为物业服务限于保安、保洁等,很多优秀的人才对这个行业认知有限,或者对行业有一定认知,但由于身边的人认知不到位,所以阻碍了其进入物业管理行业的想法。

  现在的物业服务注重“服务”,特别是在这次疫情期间,物业服务企业担负起了社区防疫的重要职责,运用科技、社区资源搭建起了一个“防疫围墙”,政府和社会的认知出现了转变。

  2、高校对口专业缺少,企业宣讲院校中985、211学校较少。据克而瑞物管统计,在全国1258所全国本科院校中,仅有27所学校开设有物业管理本科专业,而211以上大学,仅有北京林业大学和武汉大学开设了物业管理本科专业。物业管理专业还未完全进入高校的选择中,专业对口人才较少。

  企业宣讲的学校较少选择在985、211的学校,由此可见,物业服务企业的目标院校还仅仅停留在非985、211学校,对于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度还不够。

  3、优秀的人才进入之后,难以留下。物业服务企业在发展社区增值服务、智慧物业的同时,吸纳了很多金融、科技、教育、电商等的人才,但是由于这些跨行业的人才,对于物业服务的认知在短期内会出现偏差,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当企业招聘进来后,在短期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但是对于培训制度健全的企业,能够在入职时给予员工较为完善的认知培训,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4、对于专业人才要求比较高,市场处于较为混乱状态。在物业服务过程中,涉及多种业态,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会面临各类人员,上到政府、企业,下到普通居民,每一类人员关注的重点都不一样,所以对于服务人员的适应性就存在较高的要求,能够解决各类人群的问题,但是这部分工作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对公司来说,选择正真适合的人才就是一个难题。

  物业服务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行业”,同时物业服务也是深受长期资金市场关注的“新行业”,但是不管是老行业还是新行业,它的本质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行业。

  随着物业服务边界的扩展,对于物业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举措之后,更需要厚植人才发展的“土壤”,这是物业服务企业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