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企业:红星的战略抉择

来源于:产业咨询与投资 日期:2023-11-24 18:47:22 浏览:21次

  如何为发展地方经济做贡献,我想,就企业自身而言,应把企业做大、做强。在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李全林书记(现为江苏省副省长)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把常州建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之城”。那么,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态——企业,它未来的发展主要靠什么?毫无疑问,也是学习!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我们红星家具集团响应市委号召,把学习当作一切竞争力的源泉;创建学习型企业,是红星发展的战略抉择。

  知识犹如大海一样浩瀚无边,即使耗尽毕生精力,所学也只是冰山一角。因此,决定学什么很重要,我们红星提倡要有方向地学,有重点地学,强调对口、对位学习,“不学时髦的,只学有用的”。为此我们重点推动了以下几方面的学习:

  “上兵伐谋”。战略是公司发展的方针路线,路线错了,什么都错了。应该说,红星集团之所以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最主要是取决于战略的成功。过去不代表未来,过去成功的经验只是更明确地告诉我们,发展企业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看大势、定战略。战略,决定着公司发展的层次,决定着公司发展的成败。企业高层应清楚自己企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产品。我认为,对战略的学习研究,是企业最重要的学习。我们很关注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的宏观政策,经常组织高层赴北京等地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报告,参加各种企业战略的研讨,每年要组织近50人次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考察先进企业的做法,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然后通过企业高层的团队学习,在正确把握大势的基础上,探讨适合公司发展的最佳战略,并请国内外的战略专家对企业的战略进行科学的论证。战略形成后,借助培训、交流等各种团队学习的方式尽可能地让每位员工都能了解企业的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员工的系统思考能力,并以战略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增强员工对企业使命的认同感,做到“上下同欲”。

  企业文化是公司发展的灵魂。我们红星文化,是在继承孔孟儒家思想等中国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精髓、学习现代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红星的文化层次、经营业态等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创新形成的具有红星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文化的推广,我们主要是把无形的文化精神不折不扣地全面渗透到企业的规章制度中,由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行为的累积进而影响、转变员工的思想意识。同时,再辅以《红星人》报等企业内部媒体、各种大小会议、制度、日常工作、企业标识等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全方位地渗透和推广红星文化。

  基础管理是企业这座大厦的基石,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在基础管理上,我们学习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以海尔为师,认真研究海尔基础管理的思想和具体做法,想方设法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嫁接过来,为红星所用。我们从做小学生开始,六次组团赴海尔参观学习;组织集团所有中层管理人员认真观摩介绍海尔基础管理的专题录像片,并分层次展开讨论;利用参加各种峰会的机会,向出席会议的海尔高层人员请教。学习,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关键是要研究并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机制。我们通过研究世界500强的经典案例、组织管理人员讨论交流、与员工做深度会谈等方法,从人才文化、薪酬体系、考评制度、奖惩体系、用事业激励人的办法、竞争上岗的赛马机制、末尾淘汰机制、干部能上能下再能上聘用制度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并形成了适应红星发展的人才机制。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多变、快变、巨变成了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企业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同样深刻地感受到了身边剧烈的震荡,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学习。

  红星的愿景是——到2008年建成40家连锁家居市场,打造中国的“沃尔玛”,成为国际化的公司集团。我们大家都认为,要使这一愿景变为现实的关键,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正象我们企业文化所提出的那样———红星的人才队伍有多强,红星的事业就有多大。提升员工的素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最佳方法就是学习。

  企业做大以后,强调的是规范化管理,分工越来越细,部门、个人却因此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过分强调本位的需求,造成了沟通协作上的困难和资源共享上的障碍,而消弭这一障碍的最佳办法是团队学习。在学习中,你们可以深入交流工作上想法,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团队学习使同事变成了同学,交流的话题多了,资源合理配置的渠道顺畅了,组织内部存在的一些无形的障碍也就逐步被打消了。

  把红星创建成学习型企业,是我最先倡议并亲自在抓的一项重点工作。起初,我的学习主要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尔后在企业学习的导入和推进阶段,我发现领导、特别是企业“一把手”的示范作用很关键,领导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对企业整体学习氛围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我本人每年要读70本书、听60位以上专家讲课,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培训学习,参加各类高层次的培训班,同时还在中国人民大学系统地进修MBA。

  其次,文化学习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全方面提升红星人的整体素质;职前培训、在职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既开展内部培训,又“请进来,走出去”;强调“学”与“习”的统一;向所有学问比自己高、经验比自己丰富的人学习,与之交友,利用各种场合和一切机会学习。

  红星每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全体员工提出了持续不断的发展的新要求,为此,公司年年都邀请一批专家、学者到红星讲学。国家人事部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外事处处长魏志勇;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杨沛霆教授;中国人力资源潜能开发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叶延红教授;中国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教授;美国南加州管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南加州大学亚太学院副院长鲍勇剑博士;国家经贸委培训中心教授、北大、人大客座教授邢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教授;日本产业训练协会(MTP管理研修培训)等,纷纷应邀来红星进行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潜能开发、赏识教育以及各类岗位专业技能等的培训。

  “八小时以外的管理”,是红星的一项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其含义是,红星不仅抓好员工八小时以内的工作,发挥员工八小时以内的潜能,还要引导好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激发八小时以外的潜能开发,逐步的提升自身的素质。

  另外,提倡团队学习,成果分享,让知识和技能在公司里流动。为此,我们定期举办各类成果分享会;开展上级对下属的培养,发挥“传、帮、带、教”作用;员工与内部“专家”结对子,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我们还把客户学习与红星员工学习并举,全方面提高经营群体素质,到目前为止,共有2000多名厂商总经理和业务经理、6000多名营业员接受了红星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为他们全方面提升自身素质、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经营管理上的水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赶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的赶考之路上,只有全面把握、自觉践行 “三个务必”,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我们才可以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领导核心,在新的伟大实践中答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