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孤立中国美国10多年建了三个群不料建一个散一个

来源于:产品中心 日期:2024-01-23 20:40:39 浏览:21次

  近些年来,美国为实现跟中国脱钩的全球经济战略,搜肠刮肚地发明了不少英文字母组合,比如:“印太经济框架”(IPEF)、“印欧经济走廊”(IMEC)、“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A)等等。当然这些英文字母组合并不是用来丰富英文词汇量的,而是代表着一个又一个以将中国排除在外为目标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充分表明美国对于跟中国脱钩这件事情,态度是很认真的,行动是很积极的。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创意再多、花样再新鲜,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后能不能落地落实才是关键。问世时间最早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A)就是前车之鉴,拥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越南、智利等12个成员国,从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牵头发起,到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真可谓是“玩的就是一个寂寞”。

  “印太经济框架”(IPEF)则是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提出的新概念,目前成员国有14个,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A)的成员国大同小异,最大的变数就是增加了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印太经济框架”(IPEF)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A)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多地专注于制定贸易规则,而不是像后者那样强调开放成员国的国内市场,也不包括降低关税和清除市场准入壁垒等强制措施。从理论上来看,前者似乎更加开放包容,有利于满足多种经济发展程度的成员国的差异化利益需求。但是实际上,美国故意把中国排除在该框架之外,意图将全球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东南亚等国,削弱中国在印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同时也加强与印太国家协调,加强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限制向中国出口高技术敏感产品。

  只不过“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整体构架较为松散,落地实效无法预期,而且供应链、产业链的转移与重建也需要仔细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在短时间内难以体现出明显作用,这对于越来越喜欢头脑风暴朝令夕改的美国政府来说,吸引力和新鲜感无疑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11月16日,美国邀请14个成员国召开“印太经济框架”(IPEF)首脑峰会,美国总统拜登却姗姗来迟,把各国领导人晾了一个多小时,由于在贸易协议上的分歧,此次峰会各国也未能达成任何一致的声明,会后美国贸易代表向媒体表示美国有意停止推进印太贸易协议。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更是扬言,如果自己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将直接退出“印太经济框架”(IPEF)。这一系列情况不禁引发外界对于美国在印太地区推动经济框架可能性的高度怀疑。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与美国三天两头抛出拉帮结伙的新概念,然后又自己心血来潮地主动退群,剩下一群小伙伴互相大眼瞪小眼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坚持推进非排他性的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合作。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经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与全世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先后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自由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交流合作等诸多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全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2023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已超越了对传统贸易伙伴美国、欧洲、日本的贸易额,为中国应对西方经济脱钩的挑战增加了有力筹码。

  大国博弈依靠的是阳谋而不是阴谋,归根到底是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比拼。“一带一路”战略的凭借,是源自中国拥有配套全面的供应链体系和无与伦比的基建能力,可以把天堑变成通途,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而这一个方面恰恰是美国现在的最大短板,属于典型的“破坏能力有余,建设能力不够”。在“印太经济框架”(IPEF)面临烂尾的背景下,“印欧经济走廊”(IMEC)又成为美国下一轮热捧的新宠。对这个走廊的前景,实在是令人无法乐观。抛开地理政治学上的风险因素不提,因为愈演愈烈的巴以冲突会把整个中东形势带往何方还尚不可知。光是连接印度—中东—欧洲的海陆交通问题就近乎无解,要知道走廊成员国包括了美国印度这对基建领域的卧龙凤雏,它们的“强强”组合将刷新出基建领域何种程度的下限,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