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重磅 慎思行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框架

来源于:产品中心 日期:2023-12-26 20:01:41 浏览:21次

  ,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实际上对于这个战略领域皇冠明珠般的问题,迈克尔波特等一众顶尖学者早在几十年前就给出过非常精彩的回答。但是我们仍然想知道,在时过境迁后的今时今日,

  我们仔细摘选了16个来自学术、咨询和企业等领域杰出人士对于“什么是战略”的回答,并且通过慎思行平台吸引了超过250位各类企业管理人士和专业人士对这些回答进行了认同程度的投票。虽然这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却让我们得到了一个震撼的事实,即中国市场对于“什么是战略”的看法极其分化,即便是认同度最高的回答也仅占总体比例的17%(见下图)。这说明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就是在巨变时代下,虽然大家在热火朝天地谈论各种战略话题、战略方法和战略管理,却对“什么是战略”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认知不清,理解不一。那么显而易见,在这个基础之上制定和执行的战略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无法落地也难以创造价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源头又是什么。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三个原因至关重要。

  首先由于战略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属性的概念,所以个人的思考、研究和实践都可以成为战略概念形成的来源,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学术领域的研究者,还是咨询行业的服务者,或是企业领域的实践者,甚至是现实世界的观察者,都会形成自身对于“什么是战略”的一种判断。虽然人们形成这个判断的深刻程度会因思考和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这并不影响从每个观察者、思考者和实践者的视角都能形成一个看来逻辑自洽的战略概念。

  网上盛传的一张图(见下图)能够很直观的解释这种现象,就是大家从不同侧面可以看到这个立体图形既可以是一个圆形,也可以是一个方形,这对于单一观察者来说,他们的判断就自身视角而言都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完整的,因为单一视角无法看到空间中物体的全貌。其实古人对这种情况早有精辟概括,那就是盲人摸象。可能也正是战略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的特点,才使得大家对于“什么是战略”的回答都是对的,却又各不相同。

  当然一个概念的形成,显然不会因为一次性的直观感受和判断,而有着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战略概念在商业领域的形成也是如此。每个人对“什么是战略”的理解显然会从学习和实践两个来源来获得,并且相互印证和强化。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战略概念认知的来源主要有四个,

  第一个是商科教育,其中最典型莫过于MBA。在MBA课程里导师如何定义战略,显而易见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由于不同学派对于“什么是战略”的认知不尽相同,随之而来的对战略概念理解的分野,最终在现实里形成了对战略有着不同理解的群体。(具体可以参考之前学术人士对于“什么是战略”的6种回答)。

  第二个是咨询公司,最典型的是,顶尖的战略咨询公司显然都会有自身对于战略的定义。而从我们的研究来看,虽然他们的定义有所差别,但是总体上有着明显的相似性,毕竟“战略”是咨询公司需要交付给客户的产品,所以它必须要对内对外明确什么是战略,这样客户才知道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东西。所以这也是顾问们和他们的客户认识战略的来源(具体可以参考之前咨询公司对于“什么是战略”的5种回答)

  第三个是领先企业,显而易见领先企业的成功,对于市场来说有着巨大的光环效应,而他们对战略的定义和理解对于其他的企业也自然有着圣经般的影响。在中国,市场对华为的崇拜和对华为战略管理的追捧是如此,在国外亦然。但现实里个体企业对于战略概念的理解和认知,显然更加具有个性化,而很难像学术界那样关注一般性的规律性,通过来自企业界对于“什么是战略”的回答就能明显的感受到这一点(具体可以参考之前领先企业对于“什么是战略”的4种回答)

  第四个是书籍媒体,虽然战略是个专业概念,但是它也是一个广为接受的大众概念,而这也这也使得各类书籍和媒体成为了战略能够触达大众的最广泛,但也是最分散的渠道,每一位以不同方式与战略有过互动的作者,都有着自己解读战略的方式和逻辑,都可以讲出自己不同的战略故事,而这也使得战略的概念变得更加分散和模糊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市场对于战略概念认知的不一致,不仅来源于关注者自身不同的站位,也来源于他们自身学习与经历的差别,更来自于不同榜样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介的稀释。

  毋庸置疑,战略的概念起源于军事领域,在西方Strategy源于希腊单词στρατηγός是由词根stratos (army) 即“军队”和动词 ago (lead/guide/move) 即指引、引导和行动组成。意指“为将的艺术”或“将军的营帐”。而在东方,虽在东晋时期就有“战”“略”两字的连用,但是古代汉语中更多是以“谋略”这样的类似词存在。直至清末民初,才借助翻译引介风潮转入汉语语境,成为了战争领域的专业术语。所以从以上东西方战略一词各自的源头来看,由于战争本身的复杂性,“战略”一词在一开始就已经包括了人(军队)、领导者(将军)、行动和思考等多重含义。这不仅让源于军事领域的“战略”拥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也成为了其后来逐渐走向复杂的基础。

  而随着二战之后,战略经由博弈论在1960年前后逐渐走入更加广阔商业领域。相比军事领域的输赢、成败与得失的单一极端化结果,商业世界所展现出来的复杂性已经超过军事领域,因此战略内涵也再度被扩展,并随着全球经济的爆发逐渐融入了增长、竞争、优化、创新、适应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战略的主体上也从战争的双方,延伸到了市场中的各类企业和机构,甚至还延伸到了企业的组织层面,并进一步受商业世界的推动,形成了逐渐走向量化的趋势,从而在股东价值理论大行其道的时代下,成为了影响资本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抓手。

  所以如此看来,无论是源头本身丰富的内涵,还是进入商业世界之后的全方位扩展,战略始终都是一个在持续演化的概念。或许是出于人类塑造美好未来的愿望,亦或是领导者号召组织达成共识的要求,再或是每个人通过寻找新目标从而发现内心的动力,战略的概念从军事领域走入商业领域的几十年来,始终受到学术界、咨询公司和企业管理者的偏爱,从而在他们的不断推动下持续演化,不断更新,并使其原有的丰富内涵,在商业世界复杂性的放大之下,逐渐变得越来越不易理解。

  而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来说,战略概念走入商业世界的时间更晚。中国学术界在1980年才开始引入西方的战略管理专著,发表相关论文。而对于企业界和咨询界来说,更是到了2000年前后,随着WTO的开启和西方领先企业与咨询公司的全面进入,才开始逐渐感受到战略对商业领域的影响。再加上中国的商学院起步较晚影响范围不足,使得来自西方的商业战略理念,并未对中国企业原有的战略理解形成根本性的影响。这也最终使得中国企业对战略的认知更多还是来源于古代(《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近代()战争思维的浸淫,而对战略在西方进入商业领域后的蓬勃而纵深的发展缺乏线.从概念开始解决战略实践问题

  因此,总结来看源头内涵的丰富性、商业领域的复杂性、持续演化的特点和中外的认知偏差,应该是中国市场对于“什么是战略”认识如此分化的真正原因。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一切论证推演的基础都是概念,有了概念才会有命题,有了命题才会有理论,有了理论才会有框架,而框架融合的实践才会得出有意义的结果。

  所以如果连基本的概念都不够清楚或者难以达成一致,那么讨论战略这个对逻辑有着强烈依赖话题,显然也不可能得到什么有意义的结果。更严重点还会出现我们所谓的战略巴别塔现象

  但是,现在中国的战略实践领域似乎正被这种重结果轻理论,重方法轻概念的趋势所主导

  。很多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商业素养,因为无法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进而开始对战略概念、理论和研究不屑一顾,而孤注一掷的学习领先企业的成功案例,并单纯地以为只要把领先企业的思路、方法、过程甚至细节都学过来就能解决自身的所有问题,这虽然能够解决企业的一些现实困扰,但长期来看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推动他们的转型升级,最终也只是导致了“华为学”和“阿里学”的盛行。

  而按照第一性原理来说,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回归事物的本源,对于战略来说更应该是如此,而不应该在不理解“是什么”的时候,就直接开始考虑“怎么做”,这虽然看似离获得结果更近,但是缺乏基础的支撑,长期来看必然会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认为实现战略价值的当务之急,并不是马上去学习和贯彻某些看似神奇的源自大企业的战略框架和战略流程,而是真真正正地去了解和搞懂战略的本源和概念,形成一致性认知以后再出发,这才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正确方式。

  那么到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者面对“什么是战略”这颗战略领域的明珠,我们到底怎么样才能在中国市场找到一个更加一般化的、易于理解传播的回答,来更有效的推动市场对这个问题形成一致性的认知呢?这的确是个极其有挑战的课题,也是我们在实践中与众多战略人和咨询人持续探讨,在的研发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之前的16个关于“什么是战略”的经典回答,总体上都是从外部的、整体的视角来对战略进行描述和概括。

  所以这次我们希望换个方式,从战略的内在构成出发来回答“什么是战略”,当然这个战略的内在构成,显然也与其对外呈现的特点密切相关,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从战略本身必然存在的四个特点开始,来开启这个战略内部构成的发掘之旅。1.战略的四个必然与内在构成

  ,因为显而易见,战略的制定与推进是人类为了改变世界而采取的主观而有目的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看,迈向更好的未来,正是企业、组织乃至个人制定和推进战略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反之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想必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大费周章的研究自身、研究市场、研究方方面面的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战略的内涵中必然包含了对于某种未来的指向性,或者承载了某个人或者某群人对于未来的雄心,并以其合理性和号召力为基础,赋予了整个体系强大的行动张力。

  个性化的特点,而这种个性化的特点,显而易见由这个主体内部的构成元素和构成方式决定。所以如果这个主体想基于战略达成理想的未来,就必然需要不断的自我调整,从而演化成与未来相适应的构成元素和组合方式。再次,有了想象中的未来和追求未来的主体,由于任何主体都必然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军事领域是这样,商业世界更是如此,所以战略必然源于环境

  情境化的特点。而且绝大多数时候,环境的变化并不随着主体意志的改变而改变,这也就意味着主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必然需要做出一系列的选择,并基于此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这样才有可能让主体可以达成实现美好未来的目的。最后,在主体通过一系列选择和行动迈向理想未来的过程中,为了让选择能够落地,行动能够产生效果,作为一个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实践性的概念,战略必然依赖基础

  相匹配支撑的战略,显然只是一个想法,并没有落地和推动改变的可能。因此综上所述,基于战略的指向性、匹配性和个性化、情境化的特点,我们认为战略从构成的角度来讲,必然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因为战略必然面向未来,所以会包括对于长期理想的表达

  包括调整演化中的体系;因为战略必然源于环境,所以会包括适应性的选择与行动,因为战略必然依赖基础,所以也涉及对能力与资源的安排。因此,面向未来形成理想,为了理想调整自身,适应环境做出选择,为能选择构建基础,也就成为了我们以构成论方式呈现战略概念的核心逻辑。这也就是我们对“什么是战略”这个问题的新回答。在现实里,构成论定义下的战略,与我们在管理实践中所见到的以书面方式呈现的“战略”有着清晰的对应关系,一般从咨询公司交付的或者企业自身定义的“战略”而言,通常都会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这类对于长期理想的表达,也会包括对于业务组合的管理和并购整合这些对于公司体系的调整,而如果“战略”延伸至具体的业务单元,还会包括具体的业务选择和行动计划,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能力等等方面的调整与更新。所以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书面上呈现的具体战略确实也验证了战略构成论的逻辑。

  但即便如此,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构成论下的战略概念,仍然显得冗长、复杂而难于理解,不利于在企业和组织内部传播进而达成一致性的认知。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到底有没有什么更好、更简洁的方式来呈现战略构成论。这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对战略的概念形成一致性的认知,所以面对广大的中国企业,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战略构成论能够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融合,从而成为真正源于中国的原创战略框架来实现更好地传播

  对于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表达来的呈现战略构成论,是另一个让我们绞尽脑汁的问题。如果还是从战略的本质特点出发,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很多现实中的战略,从表达形式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结构化和故事性的特点

  一个希望产生改变、带来结果的战略,显而易见要解决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是长期理想与短期行动的连接问题,再一个是从高层想法到基层意愿的传递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也必然决定了战略需要有结构化和故事性的特点,也就是一方面需要能够将一个宏观的设想,以结构化的方式拆解为相互关联的且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达成这些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另一方面也需要高层能够将一个宏观的设想以有逻辑、有说服力的故事性方式传递给基层,从而给予他们采取行动的理由和动力。内涵

  而对于兼具结构化和故事性特点且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最终我们发现长久以来被用于文章和诗词写作的“起承转合”说法,非常符合我们对于战略构成论的表达。

  无论是从每个字的字面意思,还是从这四个字的整体构成来看,我们都觉得“启承转合”是以构成论的方式呈现战略概念的最佳选择。但是这也不禁让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巧合产生?“启承转合”这个来自于中国文学领域的说法,为什么能够与战略产生如此有趣的关联呢?受到好奇心的牵引,我们也对起承转合说法根源和演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其实起承转合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元代的《诗法家数》,《诗法正论》和《文式》三部书中,而其中诗人杨载的《诗法家数》又是影响力很大的一部经典著作。杨载本人作为诗人水平虽然很高,但诗词本身在元曲盛行的时代受的关注却不及唐宋,不过他的《诗法家数》却是诗词领域相当罕见的,讲述诗词写作方法的具有很高理论水平的著作。其中一句“律诗要法:起承转合

  想想700年前的简洁文字时至今日仍对文章写作有着巨大的影响,足以让人赞叹中华文明的繁荣璀璨、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但是即便如此,在起承转合说法出现的600多年后,其仍然也只是在文学领域由各路文人墨客反复品咂把玩的方法,而与战略这个源于军事领域的概念没有一点关联。直到一个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人物的出现,他就是。自幼饱读诗书,自然对起承转合的文法谙熟于心,而这也使得诗词的水准不遑多让,现在想来或许他应该也有读过杨载的《诗法家数》。但更重要的是还是世人皆知的大战略家,他的战略思想不仅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经典作品中有所呈现,其杰出的战绩更是举不胜举。

  所以如此看来,作为诗人和战略家的身份并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深谙起承转合的表达,不仅让他将豪迈的思想融入诗词格律,铸就了广为传颂的作品;更让他在指挥战斗的电报中能够清晰地展开战略部署,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四渡赤水的绝妙手笔,现在看来就有几分诗人的飘逸。所以总结来看,

  这种有着内在关联的巨大跨越,与起承转合自身所蕴含的内在结构化和故事性密不可分

  ,而这两个特点不仅呈现了文学作品创作的内在逻辑,亦在相当程度上映射了战略自身的核心特点。在1942年的一场演讲中,毛主席更是提到“陕北是上面顶天下面立地,起承转合。起是从这个地方起...转就是从这个地方转。”所以由此来看,诗词格律、文章笔法的波澜起伏与军事和商业领域战略的迂回曲折,实际上有着相同的本质。

  而这也给今天我们用启承转合来呈现战略构成论,回答“什么是战略”提供了根本的基础。三

  当然文字视角的溯源,只能证明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甚至有点剑走偏锋的味道。如果我们真的能从战略概念演化的过程里发现启承转合的线索,显然是更好的论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在中国,战略走入商业领域也仅仅是最近20年的事,所以在输入概念与本土渊源持续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难以找到相关的论据。而从我们对战略融入商业过程的研究来看,欧美的战略概念演化史,倒是给我们提供了战略由启承转合渐次形成的独特论据。而考虑到欧美市场战略融入商业始于1960年前后,中国则从新世纪才开始,那么这40年战略在欧美商业领域的蓬勃发展,或许恰恰是中国市场对于战略理解存在差距的根源所在,也正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追赶的地方

  其实很多人认为,战略概念融入商业始于二战,因为在战争中使用战略一词自然而然,而战时经济和战后重建又与商业的蓬勃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进而让战略融入商业变得顺理成章。但现实并非如此,从一书的考证来看,欧美公认最早在商业领域使用战略一词的是切斯特巴纳德。他当时作为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的CEO,为了在大萧条之后重振人们的信心,在1938年

  《管理层的职责》。正是在这本书中,他首次提到了战略性的因素(Strategic Factor)将影响决策。并给出了对于管理者职责的三点结论,即管理者的核心责任是,定义和规划共同的目标,建立和保证有效的沟通,启发和激励贡献的欲望。这三点时至今日看起来仍然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这其中他提到的所谓“共同目标”虽然没有用到战略这个词,却代表了战略首次融入商业世界之时的含义。也与我们所说的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中的,“启”作为长期理想有着相似的表意。承:

  而战略概念下一阶段的发展则不可避免地与军事领域相关,或者更具体的说与一个有着军人经历的人有关。他就是有着战略管理之父之称,但在战略学界知名度却并不高的伊戈尔安索夫。安索夫早年随全家从苏联迁往美国,并在二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专司与苏联海军的协调沟通。战后由于杰出的数学天赋,他加入了兰德公司,并在后来负责设计冷战后对苏的应对方案。之后他又转战洛克希德公司任多个职务,并最终将学术作为了自己的归宿。这个横跨军研企学的独特经历,也让安索夫对战略形成了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并于1965年

  《公司战略》一书中,创造性的将战略拆分为考虑公司整体发展的集团战略和聚焦具体业务竞争的业务单元战略。而对于集团战略这个概念来说,面对公司未来要达成的目标,公司必须要做好内在业务单元的更好组合与协同。而这也是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中,“承”代表公司自身演化调整的含义。转:

  此外,探讨战略的概念绝对不可能绕过的是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按照之前安索夫对战略的划分,波特的关注点实际上主要是在业务单元战略的部分,因为业务单元直接面向市场,面对竞争,所以也就有了竞争战略的说法。当然波特对于战略领域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他其实在1980年

  竞争战略就是为了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所采取进攻性或防守性行动。而这其中五力框架是波特战略定位论的基本工具,由此所形成的低成本、差异化和专注化三种通用战略,则让(业务单元)战略实质上成为了适应市场特点和应对竞争变化的一系列选择与行动。而这也是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中,“转”代表的企业的关键决策所表达的内涵。合:

  由此在1980年后,战略领域进入了波特时代,战略定位论也开始一统天下,但这是否意味着战略概念的发展至此终结了呢?当然不会,但这次的颠覆来自二战后高速发展的日本。随着日本在1980年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解释了背后的秘密。他们认为很多日本企业虽然并未追逐定位,但是却凭着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战略的主动,由此而来,无论是其后的各派能力学说,还是资源基础观都开始前所未有地强调组织、技术、人才等方面对于战略的重要作用。这也使得战略不再只是自上而下,因目标做出选择,还是自下而上,由基础形成优势。而这也与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中,“合”代表的企业的各种资源与能力的组合意义相同2.补充中国战略概念的现实缺环

  诚然自1960年以来,战略概念在全球的延伸与发展远不止前面这四个例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这些想法的提出者本身,还是他们提出的理论,都在战略逐步融入商业的最初40年里,具有极强的里程碑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确实可以客观的说,战略在西方融入商业世界的时候也经历了启承转合渐次叠加、逐步整合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基于欧美这个战略概念的启承转合发展过程,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与欧美在对战略认知上这四十年来最关键的差距

  对于组成战略的启承转合这四个元素来说,对于“启”的部分虽然有使命(Mission)、愿景(Vision)这些输入型的概念,但是亦有宗旨和初心这些本土原创的想法,所以虽然说法不同,但是中西对于战略包含对于未来的长期理想的这个部分并未有很大的差异。而对于“转”的部分,虽然波特战略即定位、即选择的理论已经非常深入人心,但也并未妨碍华夏文明古已有之的取舍概念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深刻影响,所以中西对于战略包含选择与行动的这个部分,同样没有很大的分歧。

  而中西对于战略内涵的关键差异点在于“承”与“合”。对于“承”来说,将战略分解为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是一个源于西方的全新想法,而通过对业务组合管理来实现长期理想也是西方企业的全新概念,这的确无法从中国古代和现代军事战略的概念得到延伸。“合”的概念亦是如此,中国古代战略的概念缘起聚焦于思考和谋略的部分,而并不倾向于把实现战略所需的资源和能力融入到战略的整体中考虑。同样现在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提到战略,领导者脑中的反应更多的也是目标和选择,而对其实现所依赖的基础少有关注。由此可见,

  从中国市场对于战略概念的认知来看,“承”与“合”正是我们这40年来所缺失的部分,所以我们也相信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框架的提出,应该有助于发现问题补足缺环,从更完整的视角帮助中国企业对战略形成一致性的认知

  的论述。在全篇文章中,首先我们提出了中国市场对于“什么是战略”这个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现实,之后我们则给出了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框架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我们挖掘了启承转合框架的历史渊源和演化连接,最后我们盘点了欧美战略概念演化的关键节点,呈现了其启承转合式的发展过程。而这一切都为我们在这个新的时代对“什么是战略”这个战略领域的经典问题,给出新的解答提供了基础,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

  “战略即是启承转合”,当然这或许不是一个完善的回答,但一定是前所未有的简洁回答,也是一个融入中华文化精髓的回答,当然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个能够被广泛传播,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回答。当然也会有人问,即便慎思行能够对“什么是战略”给出这样的回答,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我们认为应该有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首先,面对中国市场对于“什么是战略”的认识高度分化的现实问题,我们相信“战略即是启承转合”有助于不同的中国企业以及企业的不同层级,对战略的概念形成完整而一致的认知

  其次,我们相信“战略即是启承转合”也有助于帮助一个企业判断其制定的战略是不是一个完整的战略

  ,即是否这个战略只有目标和想法,而缺乏关键的选择和行动。亦或是这个战略是否只给出了定位和选择,却没有提供必要的能力和资源支持,再或者这个战略是否是操作细节和基础都已具备,但却缺乏理想的描绘和行动的张力,所有这些对于“启”“承”“转”“合”这四个关键环节的检查,都将更有利于保证企业战略的完整性,从而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战略贴近现实、妥善落地、获得成功。

  再次,我们相信“战略即是启承转合”也有利于帮助广大企业人士从各种充斥着“某某战略”和“战略某某”的纷繁复杂的概念迷雾中走出来

  。现实里一个公司的完整战略应该包括启承转合这四个环节,而“某某战略”的说法更多是职能战略、领域战略、主题战略这些公司战略的子集,比如供应链战略、零售战略、线上战略,或者某种战略方法论的概括比如蓝海战略等等。而“战略某某”比较典型的是与制定战略相关联的事件与主体,比如战略管理、战略部门,战略洞察;而更为常见的则是将战略作为形容词来强调某件事的重要性,比如战略合作、战略客户等等。有了对这些战略相关概念的清晰理解,不仅可以让我们穿越战略的迷雾,也有助于我们能够就战略这个复杂、多变和不断演化的概念进行精准沟通。

  最后,我们相信“战略即是启承转合”即便是对于那些并不熟悉战略领域的朋友,也能因特有的呈现方式而降低大众理解战略的门槛,让战略获得更为广泛的认知

  其次,从战略构成论的角度,我们也需要对各类主体的各类战略是否都包含启承转合这些环节进行深入和量化的研究。

  比如集团战略就不一定包含具体业务单元的战略选择即“转”的部分,而业务单元战略也不涉及组合管理“承”的部分。再比如市场进入战略一般不会包含长期理想的改变即“启”的部分,如此等等。因此我们需要对现实中书面上呈现的各类企业的战略和咨询机构给出的战略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以通过更细化、更具体的方式呈现细分领域战略的构成逻辑。

  再次,本次对于战略构成论的呈现完全从理论层面展开,基于历史视角进行推演,并未涉及现实企业的案例。其实我们对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在企业中呈现的相关案例已经展开了不少的研究,限于篇幅和本文侧重点的考虑,我们此次并未放入,但将在后期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展开。

  目前还只能用于对战略概念的理解,并不能用于具体战略的形成。或者更具体的说启承转合框架是一个战略的认知方法论,而不是战略的形成方法论

  当然我们也希望咨询行业的同仁,学术领域的朋友和企业界的精英能够对于我们的战略构成论 —— 启承转合框架提出更多的意见、看法甚至挑战,因为我们相信这些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专业主题的探讨最终将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战略、做好战略,从而在这个市场日趋走向复杂和多变的新时代,让战略这个源自古代战争,历经商业洗礼,一路演化融合的复杂概念,能够在中国焕发出更大的价值。

  慎思行通过微信等平台覆盖超过10万战略人、咨询人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我们也构建了专业社群,推动战略与咨询领域的问题讨论、信息交流和机会分享,社群已有超过5年历史,并成为了顶尖专业人士感知市场前沿,获得实践经验的首要选择。入群请添加慎思君微信,并提供名片。